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 页中心介绍机构设置研究队伍重大项目科研成果研究生教育科学传播院地合作信息公开
 
  研究队伍
  院士  
  杰青  
  优青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研究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队伍
  研究组

纳米分析与环境效应研究组

组长: 刘景富 所属实验室: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纳米分析与环境效应研究组 

  刘景富,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2年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06年在瑞典Lund University完成博士后研究 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环境分析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仪器专项等项目,研究成果在Environ. Sci. Technol.ACS NanoAnal. Chem.等本领域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并3次获美国C&EN述评介绍;主编出版环境纳米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中英文专著各1部。论文SCI他引5300次以上,单篇SCI他引100次以上的论文12篇(最高400余次)。2004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指导的研究生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国家奖学金等奖励。现任国际SCI期刊Chem. Spec. Bioavailab.共同主编和NanoImpact副主编。 

研究方向:1)基于纳米技术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分析和去除新方法;(2)纳米材料的分析方法、环境过程与效应;(3)环境污染物的分子转化机理。 

联系方式:Emailjfliu@rcees.ac.cn电话:010-62849192;传真:010-62849192

纳米银形态分析方法与仪器装置研究 

    纳米银(AgNPs)在环境和生物体内存在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形态转化,发展区分不同粒径的AgNPs和不同形态离子态Ag+的形态分析方法与仪器装置,对于深入研究AgNPs的环境过程和生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构建了中空纤维流场流-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系统,用于不同粒径AgNPs及不同形态离子态Ag+的分离测定。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装置可直接实现10204060 nm4种不同粒径AgNPs的分离。粒径<2nmAgNPs和离子态Ag+由中空纤维分离通道径向出口引入填充了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微柱,实现<2nm AgNPs、强结合态银离子、自由溶解态和弱结合态Ag+的分离。本联用系统对上述不同形态银的检出限均在μg/L水平(进样100 μL)。我们还发展了中空纤维支载液膜萃取装置,用于AgNPs和环境水样中易变态(labileAg+和总Ag+的分离测定,为评估AgNPs中不同形态的Ag+的生物有效性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基于HF5-ICPMS的纳米银形态分析方法与仪器装置

相关参考文献: 

  1. Tan, Z.-Q.; Liu, J.-F.*; Guo, X.-R.; Yin, Y.-G.; Byeon, S. K.; Moon, M.; Jiang, G.-B. Anal. Chem.2015, 87, 8441?8447.

  2. Chao, J.-B.; Zhou, X.-X.; Shen, M.-H.; Tan, Z.-Q.; Liu, R.; Yu, S.-J.; Wang, X.-W.; Liu, J.-F.*Environ.SciTechnol.2015,49,14213–14220.

组长  刘景富 研究员

  工作人员 

阴永光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谭志强 

副研究员 

于素娟 

助理研究员 

  博士后 

汪卫东 

2012 

李法松 

2014 

李英杰 

2015 

研究生 

/硕士 

入学年份 

   

硕博连 

2010 

周小霞 

硕博连 

2011 

郝智能 

博士生 

2013 

   

博士生 

2013 

Meseret Amde  

博士生 

2013 

Tesfaye Tolessa 

博士生 

2013 

郭肖茹 

硕博连 

2012 

Deribachew Bekana 

博士生 

2014 

石凤琼 

博士生 

2014 

董丽洁 

硕博连 

2013 

李莎莎 

博士生 

2015 

赖余建 

硕士生 

2014 

何佐亮 

硕士生 

2015 

   

硕士生 

2015 

杨青青 

硕士生 

2013(联合培养) 

陈会敏 

硕士生 

2014(联合培养) 

肖雨晴 

硕士生 

2015(联合培养) 

徐翠红 

硕士生 

2015(联合培养) 

重要成果 

  1. Liu, R.; Liu, J.-F.*; Zhang, Z.-M.; Zhang, L.-Q.; Sun, J.-F.; Sun, M.-T.; Jiang, G.-B. Submonolayer-Pt coated ultrathin Au nanowires and their self-organized nanoporous film: SERS and catalysis active substrates for operando SERS monitoring of catalytic reactions. J. Phys. Chem. Lett. 2014, 5, 969-975. 

  2.  Zhou X.-X.; Liu, R.; Liu, J.-F.* Rap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dissoluble Ag(I) and silver-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of 1-100 nanometer in antibacterial products and environmental water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448, 14516-14524. 

  3.  Yin, Y.-G.; Liu, J.-F.*; Jiang, G.-B. Sunlight-induced reduction of ionic Ag and Au to metallic nanoparticles by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CS Nano 2012, 6, 7910-7919.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屏幕设置为1024 * 768 为最佳效果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 199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